藉由巨量生物資訊分析方式整合臨床與基因體大數據以訂定高危險群大腸癌患者治療策略

計畫主持人|
沈孟儒 院長/教授 成大醫院/醫學院 藥理學科暨研究所
共同主持人|
蘇佩芳 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
李俊毅 助理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
林鵬展 助理教授/主治醫師 腫瘤醫學科
葉裕民 臨床助理教授/醫師 腫瘤醫學科
簡介
大腸癌是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死亡率的第三名。每年約有五千名病人,死於大腸癌。大腸癌第三期病人接受手術及輔助性化學治療後,仍然有約30%的病人在五年內產生復發或轉移。目前的臨床資料和病理組織仍然無法完全預測大腸癌是否復發。為提供第三期病人復發的預測、治療的標的和監測復發的生物標標誌。首先,我們建立大腸癌第三期病人的臨床資料、遺傳基因體、癌症組織基因體資料庫及血液循環基因體分子標誌。並且建立了一個跨領域學科的研究團隊,包括資訊工程,生物統計,醫學院的許多專家來研究癌症基因組體學。

與美國癌症基因體圖譜(TCGA)癌症基因體數據的基準相比,我們已經建立了更全面的大生物數據,除了遺傳和組織基因體,我們有病人臨床資料、電腦斷層資料、細胞組織病理資料、基因體表現資料、血液循環腫瘤基因體資料、微生物基因體資料、完整前瞻性臨床試驗。初步結果,我們發現了遺傳變異的種族差異,並在高影響力期刊上發表文章。

在本計畫中,我們將開發人工智能(AI)模組和軟體,應用於預測高風險癌症復發,新治療策略和治療監測。我們將進行3個子計畫,並解釋和發現大腸癌的復發的生物學意義和分子機轉。
子計畫的目標如下:
子計畫1.開發基因體人工智慧軟體關鍵模組技術來評估預測大腸癌復發風險
子計畫2.建立復發高風險大腸癌治療新治療策略
子計畫3.持續擴建構大數據資料庫及並開發預測性生物標記物

這項綜合的人工智能(AI)基因體學和機轉研究提供了對高風險大腸癌的疾病生物學和診斷分類的意義,這可能對患者的治療建議產生直接影響,並為基因體學的臨床試驗和藥物開發提供了新的機會。
DSC_9793
DSC_9856
平台功能
  • 自動產出癌症遺傳圖譜並預測各項癌症風險
  • 結合腫瘤CT影像及基因表現量預測病患腫瘤復發之機率
  • 定期追蹤病患治療後之健康狀況,及早為可能復發癌症的病患提供警示
  • 結合數位病理切片與基因突變型態區分大腸癌之亞型,並給出對應的臨床照護
  • 已合作單位
  • 美國范德堡大學
  • 成大醫院
  •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
  • 部立臺南醫院
  • 郭綜合醫院
  • 聯絡資訊
    電話:06-2353535#5505
    信箱:mrshen@mail.ncku.edu.tw
    關鍵字
    #沈孟儒 #AI整合運算 #大腸癌 #結構化電子病歷